《独行者的大学时代:当“没有搭子”成为常态》
发布时间: 2025-07-12 22:55:01
在大学的校园里,成群结队的身影似乎成了标配——食堂里拼桌的室友、图书馆占座的闺蜜、球场上呼朋引伴的队友。然而,有一群人的大学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:他们习惯了一个人吃饭、一个人上课、一个人自习,甚至一个人度过周末。他们并非孤僻,只是“没有搭子”。
“搭子”是当代大学生对临时伙伴的戏称,饭搭子、课搭子、运动搭子……这些关系松散却填补着日常的空白。但对部分学生而言,找到合拍的“搭子”成了一种奢侈。有人因性格内向难以主动社交,有人因兴趣小众找不到同类,还有人只是单纯享受独处的自由。
没有搭子的大学生活,未必是黯淡的。独处的时间反而成了自我探索的契机:不必迁就他人的节奏,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书单里;无需协调行程,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城市漫步。但硬币的另一面是,当集体活动成为常态,独行者难免遭遇隐形压力——小组作业时尴尬的“落单”,节假日朋友圈里的热闹对比,甚至被贴上“不合群”的标签。
事实上,“没有搭子”背后是当代青年社交模式的多元化。互联网让交友突破地理限制,却也稀释了现实中的深度联结;追求效率的“搭子文化”看似便利,却也可能弱化情感羁绊。对高校而言,或许需要更包容的环境,让独行者不必勉强融入,也让渴望联结的人找到归属。
大学的意义从来不止于同行的热闹,更在于个体成长的多种可能。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适应,“没有搭子”的独行时光,终将成为一段独特的成年礼——它教会人如何与自己相处,也在寂静中酝酿着未来某天破土而出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