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昌自媒体搭子:在洪城掀起一场创意与流量的狂欢》
发布时间: 2025-08-04 01:33:01
在南昌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里,一群年轻人正用镜头和文字重新定义“搭子文化”。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饭搭子、逛街搭子,而是以内容创作为纽带,互相扶持、共同成长的“自媒体搭子”。从滕王阁的落日到万寿宫的市井烟火,从拌粉瓦罐汤的早餐档到赣江新区的霓虹夜景,南昌的自媒体搭子们用独特的视角,将洪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。
1.搭子经济:一个人走得快,一群人走得远
南昌的自媒体生态圈里,“搭子”成了关键词。摄影师找文案高手合作,探店博主与本地商家联动,短视频团队共享拍摄场地和流量资源。这种轻量级的协作模式,降低了创作门槛,也让内容更加多元。比如“南昌吃货小分队”由3名95后组成,一人负责探店、一人剪辑、一人运营账号,半年内粉丝突破10万,成为本地美食领域的黑马。
2.地域文化+流量密码
深挖南昌特色是搭子们的共识。有人专攻方言短剧,用“恰噶”“梭泡”等赣味梗圈粉;有人聚焦城市变迁,记录老城区的温情与新区的活力;还有搭子组合将“红色文化”玩出新意,用vlog形式带观众“云游”八一起义纪念馆。他们发现,真诚的本土叙事反而更容易破圈——一条《在南昌,月薪3000如何活得潇洒》的短视频,就因为精准戳中年轻人共鸣,获赞超5万。
3.从线上到线下:搭子催生新场景 这股风潮甚至改变了南昌的社交生态。699文化创意园、樟树林文化生活馆等场所,常能看到举着稳定器的年轻人互相“蹭”拍摄;线下“自媒体搭子交流会”每月举办,从设备共享到商业变现经验,创作者们抱团取暖。一位参与者的感慨很真实:“在南昌做自媒体,孤独感?不存在的!”
未来:洪城能长出“现象级IP”吗? 尽管目前南昌尚未诞生全国顶流博主,但搭子们的活力让行业看到可能。政府推出的“新媒体人才计划”、本地品牌日益增长的推广需求,都在为这片土壤施肥。或许下一站,南昌的自媒体搭子们不仅能“恰南昌的饭”,还能把赣鄱文化推向更远的江湖。
(正文完)
注:可根据需求补充具体案例或采访语录,增强真实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