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搭薛子:传统手艺与现代生活的温情对话》
发布时间: 2025-07-03 08:00:01
在江南水乡的巷弄深处,有一种渐被遗忘的老行当——搭薛子。匠人们用竹篾与藤条编织出轻巧耐用的箩筐、簸箕,指尖翻飞间,不仅编出了生活的器具,更编入了岁月的温度。
“搭薛子”之名源于吴地方言,意为“编织竹器”。这门手艺曾是家家户户的必备技能,从晾晒谷物的竹匾到捕鱼的虾笼,无一不承载着农耕时代的智慧。老匠人李阿伯回忆:“年轻时学搭薛子,师父总说‘篾要匀,手要稳,心要静’。”如今,机械化生产的塑料制品取代了竹编,但仍有匠人固执地守着这门手艺,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融合,让竹器成为茶席上的雅物、书房里的摆件。
在快节奏的都市中,搭薛子成了一种生活美学的象征。年轻人开始追捧手工竹器的质朴,非遗工坊里,亲子体验课常一座难求。一根竹,一把刀,一双巧手,搭出的不仅是器物,更是人与自然的对话。或许,传统手艺的延续,正需要这样的“新旧搭接”——如同竹篾的交织,过去与未来,本就可以紧密相扣。